为什么你不应该接受银行预先批准的信用卡额度上涨?
Posted by: Connie Wang in 金融知识
为什么你不应该接受银行预先批准的信用卡额度上涨?
作为贷款专家,我们看到有人直接到银行分行申请贷款被当面拒绝。 经过事实查证,我们注意到他们的信用卡上有4万元的额度。 然而,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超过5000元的额度。
在接洽借贷方之前,简单地减少信用额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新西兰银行一般都倾向于这样做
如果您有足够的付款记录,银行即使不需要,也会提高您信用卡的限额。他们假设你在卡上的额度越高,你花的钱也会更多,他们会从你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。很少有人意识到信用额度增加对住房贷款申请的影响,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信用记录良好的标志,有资格获得这种数额。
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错了。在借贷方考虑你之前,他会考虑信用卡额度对申请人的影响,如偿还贷款的能力,财务风险,抵押品和现有资产等因素。高额的未使用的信用卡限额告诉他们的是,当他们借款给你时,您将无法按时偿还贷款。那是因为他们考虑的不是每月的还款额,而是如果信用卡用到最大额度时你的还款总额。
所以实际情况是,当贷方计算你的借贷能力时,即使你每月还清信用卡,他们也会将你的信用额度的3%作为你生活开支的财务承诺。
额度越高,分配的费用就越多,因此你的偿债能力就越差。您拥有的信用卡总额上限越高 - 对您的借贷能力的影响就越大。高于所需的信用额度不仅会影响您的借贷能力,而且还具有潜在的欺诈风险。
如何改进
- 如果您有多张信用卡,请合并信用卡债务并取消不再需要的信用卡。 这有助于减少每月还款,并为其他还款开辟资金
- 根据您的情况,将卡上的限额降到最低。
- 一旦您的信用卡还清,请考虑设置直接付款,以确保您的信用卡未结余额每月从您的收入帐户中支付。
一旦你释放了你的“财务承诺”,借贷方将使用这一点,并将所有其他净收入加到你的贷款能力计算中,从长远来看,它正在走向批准。
声明: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情况之用。任何信息,意见,观点和建议,没有考虑个人的特定财务状况或目标,因此,不构成个性化的财务建议。因此,我们建议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向您的贷款顾问寻求建议。
为什么你不应该接受银行预先批准的信用卡额度上涨?
作为贷款专家,我们看到有人直接到银行分行申请贷款被当面拒绝。 经过事实查证,我们注意到他们的信用卡上有4万元的额度。 然而,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超过5000元的额度。
在接洽借贷方之前,简单地减少信用额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。
新西兰银行一般都倾向于这样做
如果您有足够的付款记录,银行即使不需要,也会提高您信用卡的限额。他们假设你在卡上的额度越高,你花的钱也会更多,他们会从你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。很少有人意识到信用额度增加对住房贷款申请的影响,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信用记录良好的标志,有资格获得这种数额。
大多数时候他们都错了。在借贷方考虑你之前,他会考虑信用卡额度对申请人的影响,如偿还贷款的能力,财务风险,抵押品和现有资产等因素。高额的未使用的信用卡限额告诉他们的是,当他们借款给你时,您将无法按时偿还贷款。那是因为他们考虑的不是每月的还款额,而是如果信用卡用到最大额度时你的还款总额。
所以实际情况是,当贷方计算你的借贷能力时,即使你每月还清信用卡,他们也会将你的信用额度的3%作为你生活开支的财务承诺。
额度越高,分配的费用就越多,因此你的偿债能力就越差。您拥有的信用卡总额上限越高 - 对您的借贷能力的影响就越大。高于所需的信用额度不仅会影响您的借贷能力,而且还具有潜在的欺诈风险。
如何改进
- 如果您有多张信用卡,请合并信用卡债务并取消不再需要的信用卡。 这有助于减少每月还款,并为其他还款开辟资金
- 根据您的情况,将卡上的限额降到最低。
- 一旦您的信用卡还清,请考虑设置直接付款,以确保您的信用卡未结余额每月从您的收入帐户中支付。
一旦你释放了你的“财务承诺”,借贷方将使用这一点,并将所有其他净收入加到你的贷款能力计算中,从长远来看,它正在走向批准。
声明:本文中的内容仅供一般情况之用。任何信息,意见,观点和建议,没有考虑个人的特定财务状况或目标,因此,不构成个性化的财务建议。因此,我们建议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向您的贷款顾问寻求建议。
Archive
- October 2024 (1)
- July 2024 (1)
- June 2024 (1)
- April 2024 (1)
- January 2024 (1)
- December 2023 (1)
- November 2023 (3)
- October 2023 (3)
- September 2023 (3)
- August 2023 (2)
- July 2023 (4)
- June 2023 (2)
- May 2023 (5)
- April 2023 (4)
- March 2023 (2)
- February 2023 (3)
- November 2022 (4)
- October 2022 (1)
- September 2022 (2)
- August 2022 (1)
- July 2022 (4)
- June 2022 (2)
- April 2022 (1)
- March 2022 (3)
- February 2022 (1)
- December 2021 (3)
- November 2021 (3)
- October 2021 (3)
- September 2021 (3)
- August 2021 (2)
- July 2021 (2)
- June 2021 (2)
- May 2021 (3)
- April 2021 (3)
- March 2021 (3)
- February 2021 (4)
- January 2021 (3)
- December 2020 (3)
- November 2020 (4)
- October 2020 (3)
- September 2020 (2)
- August 2020 (2)
- July 2020 (5)
- June 2020 (3)
- May 2020 (3)
- April 2020 (4)
- March 2020 (4)
- February 2020 (3)
- January 2020 (3)
- December 2019 (1)
- November 2019 (4)
- October 2019 (5)
- September 2019 (4)
- August 2019 (4)
- July 2019 (5)
- June 2019 (4)
- May 2019 (5)
- April 2019 (3)
- March 2019 (5)
- February 2019 (3)
- January 2019 (1)
- November 2018 (1)
- October 2018 (1)
- January 2018 (4)